【公社科】乏客觀數據為由禁課堂討論疫症起源 教局教師培訓無助釋除教學疑慮

社會

發布時間: 2021/06/11 20:11

最後更新: 2021/07/23 14:57

分享:

分享: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今辦教師培訓,指明教師可在堂上談政府抗疫工作,但不可討論疫症起源,圖為早前由出版社為新科編製的教科書樣本。(資料圖片)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將於9月在中四級起取代通識科,教育局課程發展處今日(11日)舉行網上教師研討會,主題為「詮釋課程架構及學習重點」,總課程發展主任指明教師在課堂上可提政府抗疫工作,但疫症起源爭論無客觀數據支持,故不宜討論,有教師形容會上僅照讀課程指引,並無深入詮釋文件內容,問答環節亦無正面回應教師提出,該如何處理具爭議的問題,無助為9月開學備課。

公民科《課程及評估指引》於上周出爐,課程發展處通識教育及公民與社會發展組今午就新科舉辦「課程詮釋:課程架構及學習重點」教師培訓,教育局事後稱有約1,000人出席。會上講解如何選取學與教題材、課程3大主題的學習重點,以及選取學與教資源等。課程發展處通識教育及公民與社會發展組總課程發展主任林思嫺在會上表示,由於「發展中的議題」極具爭議,未必具備足夠和客觀可信的資訊,難以展開持平和具證據支持的討論,故不宜用作探究的題材。

林舉例指,教師在選取關於新冠肺炎的題材時,可參考課程發展處去年製作的相關學與教資源,讓學生了解政府的抗疫工作、政府如何培養市民「同心抗疫」的正面態度等,但「疫症起源的爭論」等議題,因缺乏客觀數據支持,教師應避免在堂上討論。

高級課程發展主任周志良重申,教師要循課程框架的3大主題順序授課,即「『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及「互聯相依的當代世界」,亦不能「抽空」個別議題討論,並提醒教師,主題一首項學習重點「香港問題的由來」,應強調「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並建議編配課節集中教涉及「一國兩制」及國情的兩個課題,他亦為涉及香港及中國的學習重點,補充憲法及基本法的相關法律條文依據,例如在「當代國情概略」,引述《憲法》第4條提及不同民族的平等關係,以及國家保障各個少數民族的合法權利和利益;另提醒教師參考教育局早前公布的國家安全教育指引,教涉及國安的課題。

內地考察方面,課程指引列明行程須包含涉及中華文化元素的參訪點或考察課題,會上提及應包含多於1項中華文化元素,否則恐限制專題研習的題材,而指引提供的廣州考察團示例,逾半跟不同的中華文化有關。

教材方面,高級課程發展主任李維儉指,課程發展處正為新科籌備推出更多教學資源套,著教師不用擔心。

多名有份出席的通識科教師均向TOPick記者怒斥是次培訓內容「無新嘢」,只是讀一次課程指引部分內容,無助教師備課。本身是通識科教師的教協副會長田方澤稱,課程文件為教師帶來不少教學疑惑,例如不應引導學生將探究方向「囿於正反二元對立」角度,他及多名教師亦有就如何處理具爭議問題,在會上透過網上系統提問,但講者均未有正面回應。

資深通識科教師陳志華則指,會上多次引用憲法及基本法等,強調官方論調,跟舊課程截然不同,他亦質疑政府抗疫工作亦可能缺乏客觀數據支持,未能完全理解何謂「發展中的議題」。不過,有資歷較淺的通識科教師認為,講者補充部分學習重點的法律條文依據,有助備課。

教育局晚上回應指,因出現突發技術故障,負責技術支援的供應商未能及時接收參與教師提問,並在研討會舉行期間交予教育局人員現場回應;供應商已在會後將題目交予局方,局方會盡快回應有關問題,並上載至網上。

HKET TV健康台由專家拆解食物安全及都市疾病,即看:https://bit.ly/3cNFwr7

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出現地點,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https://bit.ly/2JdOaiS

記者:馮琪雅